AP备考策略解读之一:不要把AP与在校课程脱节

导语:

备考AP,切忌脱离其它留学规划环节,片面武断地把AP仅仅当做一门标化考试。我们要同时把AP备考跟学生的在校学业、其他AP学科、标化考试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。这几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。 

我们跟补课老师一样,最终目的是学生有漂亮的GPA,考出好成绩申请目标大学。但是区别在于学科辅导老师专注在某门课程的深度,而我们是从整体考虑,希望达到一箭双雕甚至是一箭三雕的效果。

打比方,辅导老师就像一处处强力药方,我们就像主治医生。对于一个Case,比如瘸腿,我们不仅仅需要开药方,同时还会加上如理疗、中医针灸、心理治疗等其它辅助手段。我们不仅只限于治好瘸腿现象,终极目标是调理出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。

接下来我会用4篇文章,系统地告诉大家如何备考AP。

这四篇文章分别是:

AP备考策略解读之

一、不要把AP与在校课程脱节

二、注意AP考试的学科关联

三、AP与标化考试统筹规划

四、AP与活动规划相得益彰

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从在校课程和AP考试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下AP的备考策略。

我们对于不同课程体制的学生,需要个性化分析他们学校的课程与AP考试内容的重合度与联系。

无论是美高课程、IB课程还是A-level课程,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参考AP的大纲,对照AP大纲与学校课程的具体内容,避免盲点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,同时也要避免知识的重复学习。

下图为AP、IB和A-level之间课程难度、考试时间、最高分以及评估方式。我们以数学为例,来告诉大家如何把AP数学和在校课程结合。 

AP数学类主要分为AP微积分AB、AP微积分BC和AP统计学。AP微积分主要知识考核点为微积分、求导和级数等内容。AP统计学内容包括了统计基础和统计推断。 

接下来,我们把在校课程体制进行划分,分别分析它们与AP数学类考试科目的知识点是否重合。

01 普高数学 VS AP数学

普高学生一般没有太多AP知识点的基础。针对此类学生,在备考时间上我们会规划让他从高一就开始自学AP微积分,为后面考试打基础。

关于AP统计,部分学生可能有些统计基础,但是普遍比较薄弱和不全面。但对于统计推断这部分内容,普高的学生基本没什么基础,难度相对AP微积分要大一些。

如果普高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是生物、金融、心理、经济类的话,我们的规划是让他们在高一就开始学习,高二下学期考试,这样学生有足够1年的时间充分准备。

02 IB数学 VS AP数学

IB数学一共包括4个level:数学研究SL、数学SL,数学HL以及进阶数学HL。

数学研究SL内容简单、偏应用,比较适合计划申请艺术、人文类专业方向的学生;数学SL内容针对国内学生也不是很难,包括了国内高中数学知识以及基础的统计和微积分知识,一般应用于经济学、心理学等社科非理工科的专业。

数学HL虽然大致内容和SL一样,但是广度和深度都超过SL,选修的部分包括统计、微积分、离散数学和群论。大部分国内的IB一般会让学生在微积分和统计学中进行二选一。微积分当然是理工科专业的基础了,而统计学是生物、金融、经济、心理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工具。

至于IB进阶数学HL,除了HL的必须和选修,还包括了线性代数,一般适合本身非常擅长或者准备报考数学专业的学生。我们会根据IB学生在数学上选择的不同课程相对于地推荐对应AP的课程。

如果学生选修HL数学+微积分,那么考AP微积分更合理;如果选修的是HL数学+统计,考微积分更为合理。

但是同样需要注意,IB的数学SL涉及的微积分、统计学基础知识较少,如果学生修读数学SL,那么相对于修读HL的学生备考时间就要更长一些。同时AP的微积分知识点略超过IB的微积分HL部分,因此学生在备考的时候需要把额外的知识补齐。统计学部分要稍微好一些。

03 A-level数学 VS AP数学

A-level的数学包括AS和A2两个阶段。A-level数学一共有18个单元,其中核心数学(Core) C1/2/3/4共4个单元;统计数学(Statistics) S1/2/3/4共4个单元;力学数学(Mechanics) M1/2/3/4/5共5个单元 (是的,你没有听错,也就是物理中的力学!);决策数学(Decision) D1/2共两个单元(类似于计算机的算法);进阶数学(Further Mathematics) FM1/2/3共3个单元(复杂版的纯数学)。

AS阶段:数学C1/2必修+S/M/D1三选一;进阶数学FM1必修+S/M/D1三选一。

A2阶段:数学C3/4必修+S/M/D三选一;进阶数学FM2必修+S/M/D/FP3四选一。

如果学生选统计,也就是跟AP统计内容相挂钩;如果选的是力学,家长也绝对不会想到它跟AP物理的力学内容重复;如果是决策数学,那么跟计算机就很相关了。因此我们会根据学生选修的内容进行AP考试的相应推荐。

最后,需要学生们注意的是IB、A-level与AP的考试方式不一样,AP有选择题而IBA-level没有。

我们会推荐学生在备考AP的同时,利用AP教辅和习题对自己IB课程进行一个补充。IB一般都没有习题集,这样既备考了AP,又复习了IB的课程内容,巩固自己的知识点。

在此强调,如果学生在补AP的课,尤其是美高课程体系的学生,一定要确定你的补课内容跟学校上课的内容大纲和节奏保持一致。

比如,我们有个学生暑假找了辅导老师补习了AP物理C,结果回到学校后上的AP物理2,物理C力学是纯粹运动学和力学,但是涉及到微分方程的应用。物理2的内容包含流体力学、光学和热学。这样从补课效果来看就不是很划算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